(资料图片)
本报北京讯 日前,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抗肿瘤抗体偶联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对抗肿瘤抗体偶联药物临床研发中需要特殊关注的问题提出建议,指导企业更科学地进行临床研发。
《指导原则》提出,抗体偶联药物研发应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解决临床需求为目标,积极开展作用机制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抗体偶联药物,使其获益大于风险。抗肿瘤抗体偶联药物的研发立题主要在于克服有效载荷的限制性毒性、扩大治疗窗和提高抗肿瘤疗效。理想的抗肿瘤抗体偶联药物在血液循环中应保持稳定性和完整性,精准地到达治疗目标(肿瘤细胞),并最终在肿瘤细胞内释放有效载荷。
《指导原则》指出,抗肿瘤抗体偶联药物的开发需要关注并综合考虑靶抗原、抗体、连接子、有效载荷、偶联方式。在临床研发中,在遵循一般药物研发原则及规律的基础上,还需关注同一靶抗原不同药物间疗效的差异、同一药物针对不同靶抗原表达状态疗效的差异、最佳给药方案的探索、安全性风险、联合治疗等。例如,针对同一靶抗原,不同抗体偶联药物在不同瘤种中的疗效各异,建议在早期研究中开发全面、科学和可靠的靶抗原检测方法,充分探索在不同瘤种中的有效性数据;可采用多重扩展队列试验设计,同时入组多个不同瘤种的队列,比较广泛地探索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给药方案的合理性,为后续确定目标适应症提供充分依据。
据悉,抗体偶联药物由靶向特异性抗原的抗体或者抗体片段药物与有效载荷(如小分子细胞毒药物)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兼具传统小分子细胞毒药物的强大杀伤效应和抗体药物的肿瘤靶向性。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尤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研发热度持续增长。由于抗体偶联药物在选取靶抗原、有效载荷、连接子以及偶联方式等方面各有不同,其结构上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抗体偶联药物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抗体药物和有效载荷的联合,在临床研发中存在诸多挑战。 (许明双)
X 关闭
资讯
- 全球最新:【全面推进药监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抗肿瘤抗体偶联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施行
- 马斯克承认收购推特不明智:价格高出一倍多,但有些东西无价_全球播资讯
- 谷雨时节,祛湿要趁早,每天喝一杯它,大肚腩悄悄变平了-全球新消息
- 世界关注:如何“吃遍浙江”?来这里,只要一天时间!
- 强降雨!湘东南部分区域需预防突发性地质灾害风险 世界即时看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建立500kV工频高电压比例基准装置|环球短讯
- 天天动态:代号鸢史子眇什么时候出场 代号鸢史子眇登场时间
- 中国电信于成都投资新设能源科技公司,经营范围含电池销售
科技
-
大山深处的书香春节2022-02-07
-
天津:男子涂改核酸证明进火车站被拘留2022-02-07
-
守护中国唯一国境“骑马线”的“护路人”:保证中欧班列冬季运输安全2022-02-07
-
降雪致青海多条高速实行交通管制2022-02-07
-
广州番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疫情防控管理区2022-02-07